首页
时政
新闻
耳闻
眼见
云遇中国
诵读大会
财经
啄木鸟
资本市场
法治
科技
汽车
中华名医号
教育
文旅
军事
房产
食品
搜索
下载APP
邮箱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云
陕
甘
青
宁
新
大连
宁波
厦门
深圳
首页
>
央广军事
>
党史军史
山东民兵自制地雷让鬼子不敢出门
家喻户晓的电影《地雷战》,讲述了山东海阳民兵自制地雷抗击日军的故事。“爆炸大王”于化虎,就是影片主人公赵虎的原型之一。
2025-07-14 16:22
强军论坛丨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高度评价陈云同志:“他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强调:‘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上屋顶,不要老呆在地下室。’”
2025-07-14 15:14
军报记者寻根行丨追寻昔日从“攀索飞夺”到“纵身飞降”的英雄身影
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泸定桥13根寒光凛凛的铁索上,22名红军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冲锋,用血肉之躯铺就红军北上的道路。2008年“5·12”汶川地震,茂县上空,15名空降兵勇士从近5000米高空,纵身跃向震中“孤岛”,用“盲跳”打开救援通道。今日两地,早已分别褪去战争硝烟和地震创伤,但昔日“攀索飞夺”“纵身飞降”的英雄身影,早就化作信仰的坐标、忠诚的丰碑。
2025-07-13 11:34
为了守护好机密文件,一位又一位地下党员前赴后继
百余年前的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央文库”设立的地方。文库中既有党中央决议、纲领、宣言、党刊、党内重要来往信件,也有共产国际与我党来往的指示、报告,还有革命烈士的遗嘱、遗照等,几乎囊括中共早期所有重要文件,是我党的“一号机密”。
2025-07-13 11:28
听歌曲《见字如面》,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指尖轻抚泛黄的信笺,字里行间洇染硝烟,你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影子,跃然在眼前……”一起聆听歌曲《见字如面》,通过穿越战火硝烟的一封封家书,去感受震撼心灵的家国情怀,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2025-07-12 16:27
寻“根” · 探访琼崖抗日根据地丨抗日星火点亮天涯孤岛
沿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榆东线又行驶了20多公里,暮色四合时,我们终于抵达此行的第一站——“琼崖纵队抗日第一枪纪念园”。走进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六角亭,朱红色石柱配黄色琉璃瓦飞檐,正面横楣镌刻着亭名“潭口渡口阻击战纪念亭”。
2025-07-11 17:22
忆烽火·传薪火丨奔赴抗日最前线!这就是他们的毕业答卷
抗日战争时期,有这样一所军校,它深入敌后办学,距离敌人据点不足百里,经常被敌机“照顾”,在边办学,边打仗中,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培养了2万多名军政干部,这所学校便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一张长图带你了解这所在敌后战场上茁壮成长的学校。
2025-07-11 17:19
走进鲁南:追寻钢轨上的烽火传奇
“复兴号”高铁从北京出发,飞驰向南,150多分钟就横跨600余公里。鲁南大地上的滚滚麦浪,已在眼前。这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曾镌刻了一段传奇——抗战时期,津浦铁路上,一支威名远扬的人民抗日武装,扒铁轨、炸桥梁,撞火车、截物资,杀鬼子、惩汉奸,让敌人心惊胆战。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传扬,至今仍是中国人民心目中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队伍。
2025-07-10 11:27
老兵龚新平的抗战记忆:“不惜一切代价”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夏日枣庄,京杭运河水波荡漾,两岸石榴花鲜红似火。鲁南抱犊崮山区中,抗日故事在百姓中流传——八路军115师的将士们依托石榴林,保卫印刷厂阻击日军,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护理伤病战士,孩童把情报藏进石榴枝丫……硝烟虽散,那漫山红透的石榴花,仍在风中低语着当年的热血与战斗。
2025-07-10 11:26
穿透暗夜的“东方预言”——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8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的第二个年头。中国,会亡吗?我们,有胜利的可能吗?怎么才能胜利?一连串问号,像一个个风中摇曳的火苗悬在万千中国人心头,扑朔迷离。1936年7月16日,刚刚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毛泽东,语调平静地告诉斯诺:“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就是日本能占领中国一万万至二万万人口的区域,我们离战败还很远呢。”
2025-07-10 11:25
1/27
GO
声音
习声回响
一习话
声动中国
热点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