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新闻频道首页

美国将韩国列为“敏感国家” 滕建群:旨在推动美日韩军事同盟的形成

美国能源部近日证实,美国政府于2025年1月初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及其他指定国家名单”的最低级别范围内,该名单将于4月15日正式生效。这是韩国首次被美国政府列为“敏感国家”,此举意味着韩美两国在核能、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面临严格限制。那么,美国为何将韩国列为“敏感国家”?这是否会影响美韩军事同盟关系?

美军大规模打击胡塞武装 尹卓:中东地区将持续处于紧张和动荡状态

当地时间3月15日,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胡塞武装誓言报复,并称袭击了美国航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3月16日称,美方将继续打击胡塞武装,直至其不再有袭击他国船只和美国海军的能力。

特朗普又向欧洲发出新威胁 邵永灵:欧洲寻求安全和防务自主的紧迫性显著提升

代号为“联合海盗-2025”的北约军演于3月3日至3月14日在挪威举行,共有来自挪威、芬兰、美国等9个国家的士兵参与其中。不过,在军演进行期间,有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政府已经通知其盟友,美国将不再参与欧洲未来的军事演习,这也被某些分析人士看作是美国脱离北约事务的最新信号。那么,特朗普政府真的会让美国脱离北约吗?

印度公开BM-04高超声速弹道导弹 张学峰:可能会引发地区国家的军备竞赛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近日首次向外界公开了自行研制的BM-04高超声速弹道导弹,引发外界对印度高超声速武器发展的关注。近年来,各大国争相发展高超声速武器并取得显著进展,印度目前在该领域的研发处于什么水平?BM-04高超声速弹道导弹列装后会对地区军力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欧洲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能否落实? 尹卓:俄罗斯不会允许欧洲国家的部队进入乌克兰

由法国发起的30多个国家的军方首脑会议近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会议的核心议题是:一旦乌克兰与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各国是否愿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贡献力量,特别是为乌克兰组建一支所谓国际安全部队。那么,欧洲对乌克兰的所谓安全保障将如何展开?

30天停火,是俄乌达成永久停火的“前奏”吗? 滕建群:消融化解不可能一蹴而就

当地时间3月11日晚,美国和乌克兰高级别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吉达的会谈结束。随后美乌发表联合声明,声明称乌克兰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建议;美国将立即解除情报共享暂停的状态,恢复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那么,这是俄乌达成永久停火的“前奏”吗?

伊朗核问题再现火药味! 牛新春:伊核谈判启动的难度非常大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希望能与伊朗谈判,以达成核协议。同时,他也发出警告,如果伊朗拒绝这一提议,美国可能会采取军事行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3月8日回应称,伊朗不会在霸凌和胁迫的情况下走上谈判桌。

美军在芬兰演练北极部署 邵永灵:积累寒地作战经验

美国、加拿大和芬兰特种部队参加的“北极熔炉25”演习日前在芬兰结束。值得关注的是,演习地点距离俄罗斯边境仅仅一百多公里。有舆论认为,尽管在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出现转暖,但此类演习今后仍将继续。

美军高超声速武器部署计划不断推迟 杜文龙:核心技术难关尚未攻克

近日,美国国防部官员证实,美国陆军计划在2025财年末之前为第一支部队装备远程高超声速武器。美国陆军本应在2023年秋季前完成这一部署,然而部署计划一拖再拖。美军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发及试验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

美军货物能否“一小时抵达全球”? 张学峰:计划停留在“计划”阶段

美国空军正在考虑在太平洋上的约翰斯顿环礁大兴土木,以便美空军使用“星舰”这类大型商用火箭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货物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号称可以“一小时抵达全球”。那么,美军这一带有科幻色彩的计划能落地实施吗?

美海军“超级大黄蜂”再升级 邵永灵:美海军渐采取进式改进而非全面换装的策略

近期,美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发布年度战备报告,正式确认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新作战编号。这一战术革新源于去年以来美海军在红海地区的作战经验,这也意味着美军舰载航空兵应对新型空中威胁的战术体系进入新阶段。

日本“响”级声学测量船日前下水 曹卫东:警惕美日情报共享

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一艘“响”级声学测量船“备后”号日前下水。作为2025年日本海上自卫队首艘下水的军舰,“备后”号声学测量船其实是“响”级声学测量船的四号舰。该级舰的首舰早在1991年便已入列。那么,时隔34年,日本重新建造“响”级声学测量船,有何盘算?

以军空袭叙利亚! 张学峰:中东地区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2月25日晚发表声明称,以军当晚对叙利亚南部进行了空袭。卡茨表示,任何叙利亚过渡政府相关武装力量试图在叙利亚南部建立势力范围的行为,都将遭到以军的打击。以色列为何此时对叙利亚南部发动袭击?空袭是否会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从而引发双方的激烈冲突?

特朗普为战略转移“精打细算” 王明志:虽有争议,但终将执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下令军方制定大规模削减计划,要求在未来5年内每年削减8%的国防预算。若该计划顺利实施,至2030财年,美军的军事支出将缩减近3000亿美元。美国国防预算多年来持续攀升,此番不增反降的规划,与美国近年来的国防政策大相径庭,这背后有何玄机?

法国海军“复古”军演引关注 邵永灵: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正在执行“克莱蒙梭25”部署任务的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打击群,近日于印度洋海域开展了一场名为“回到80年代”的军事演练。法国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时光倒流”式的演练?

停火谈判能否启动? 张学峰:以方态度更加强硬,为谈判增加变数

加沙地带第二阶段停火谈判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当地时间2月18日,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对外表示,以色列将于本周启动加沙地带第二阶段停火谈判。而根据之前双方的约定,这场谈判本应于2月3日开启。当地时间2月19日,哈马斯方面也发布声明,概述了其在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中的立场。那么,加沙地带第二阶段停火谈判能否顺利启动?

日本派最新型护卫舰“现场营销” 周伟政:政治目的大于经济考量

日本近日决定向澳大利亚派遣其海上自卫队的最新型护卫舰“最上”号,以期通过实地展示的方式向澳方兜售这款军舰。此前,在澳大利亚海军引进新型舰船的联合开发计划中,日本和德国最终留在了候选名单上。日本为何急不可耐地想促成此笔军售?

伊朗无人机航母入列! 周伟政:伊朗海上力量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风险与挑战

伊朗本土研发的“沙希德·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近日正式加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舰队。伊朗方面称,这艘无人机航母一次加满油,可以支撑其执行一整年的远洋任务。那么,这艘无人机航母的入列,意味着伊朗在远洋防御和威慑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军事观察员周伟政进行解读。

俄罗斯“伊斯坎德尔-1000”即将量产 邵永灵:此举政治考量大于军事需求

近日,有关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最新改进型号——“伊斯坎德尔-1000”即将量产的消息,令北约领导层惴惴不安。多年来,西方专家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有效拦截已服役长达20年的标准版“伊斯坎德尔”导弹,而如今又面临新的难题。那么,“伊斯坎德尔-1000”进行了哪些性能升级?俄罗斯选择在此时公布这一消息有何用意?

美国无人舰队计划或有大调整 崔轶亮:美国海军破局思路仍存在不确定性

经过多年断断续续的测试,美国海军的无人舰队计划或将迎来重大调整。美国海军水面作战需求总监威廉·戴利近日称,美国海军未来需要简化无人水面舰艇的设计,以确保其大批量和快速建造,从而使美国海军摆脱当前舰队规模持续萎缩的困境。那么,戴利提出的新设想反映出美国海军怎样的战略转变?

延伸阅读

扫描官方微信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扫描官方微博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晚高峰观军情_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