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已故前领导人李光耀曾经这样评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我军建军88年,恶战无数,但是最惨烈、最悲壮的莫过于抗美援朝战争。我军战后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说道:“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今天,“和英雄在一起”活动的第一站,就是“邱少云”班。“纪律重于生命”,就是邱少云用自己的生命留给这个班级的精神。
资料图:“邱少云”班
为什么在国民党军时他要逃走,而加入解放军后他却奋勇向前?
他最初的从军生涯是在国民党军。23岁的他,在铜梁县藕塘湾的大广场上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他试图逃走,又被抓了回去遭受更惨痛的殴打。那时的他肯定不会为了国民党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烈火炙烤。
1949年12月,解放军挥师入川,进军大西南。成都战役后,川军瓦解。当时,他本可以就此解甲归田,但是,他却自愿加入了解放军,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为什么?这个答案,他的家里人要在他牺牲后才能从他写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中知道。
为了能够参加那次最终让他在烈火中永生的潜伏任务,他硬是找卫生员直接剜去了疖子。
为什么他能够忍得住烈火焚烧之痛?
大火烧着时他一定很痛,这从他深深插入泥土的双手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他没有喊叫、也没有动,就这样沉默着。我们很难想象当时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即使当时最靠近邱少云的战友,也无从得知。就像我们无法想象趴在雪地里,在冻死时仍然保持着据枪瞄准的志愿军将士们,在他们牺牲前究竟在想什么?虽然一个是烈火炙烤,一个是寒冰刺骨。我们知道的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切切实实,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纪律重于生命”这条军魂。他们虽然是沉默的,但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来得慷慨激昂;身为军人,他们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景仰、传颂。
为什么我们要捍卫邱少云的尊严?
一支强军劲旅,装备会更新换代,战法会与时俱进,官兵更是如流水一般年年换。但是,历经战火洗礼的军魂不会变。我军的军魂,是在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中逐步形成的,是由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凝结而成的。邱少云,正是这千千万万烈士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我们捍卫他的名誉,就是在捍卫我们这支军队的灵魂。和英雄在一起,就是要继承英雄的意志,传承军队的血脉。
当日本右翼将沾满我同胞鲜血的甲级战犯当成他们的民族英雄参拜时,我们有些人却毫无下限地诋毁着自己真正的民族英雄。何其讽刺!
沉默的英雄,用他们的身躯守护了我们;我们,就要用自己的言行守护英灵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