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二字,热血铸就

八一军旗,猎猎飘扬

伴随着强军兴军的铿锵步伐

中国人民解放军

迎来了建军97周年

八一建军节前夕

我们收到许多网友的照片和留言

每一张照片

都记录下一个难忘的瞬间

每一段故事

都承载着一段珍贵的记忆

一起来看看吧

@麦俊杰

我是一名哨兵,这张照片拍摄于2024年6月,头顶熠熠生辉的“八一”军徽,陪伴我守护军营。

@宋一凡

不久前,我收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想起奶奶临终前的殷切嘱托,她希望我能好好学习,考上军校。如今我站在军校大门前,站在“八一”军徽下,坚定地对自己说:“我做到了!”

@李胜任

这张照片是在一次救援训练中拍摄的,当时我挂着钢索跳出机舱,迎着刺骨的寒风,在机组成员的通力配合下,成功将“伤员”救起。

@何杰

2019年9月30日,我们从阅兵村出发前往受阅地点,准备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在我驾驶全地形车完成铁路装载时,随队的摄影师记录下了这一难忘瞬间。“一次受阅,一生荣光”,我人生最精彩的部分是在军营中度过的。

@李军

我是一名基层装备技术保障人员,我是守卫战舰的“千里眼”,身后的军旗指引着我一路向前。

@张杰

我是一名陆航飞行员。2024年1月,我和战友驾驶直升机前往阿勒泰雪崩受灾点转移被困游客。这张照片是我们把最后一批被困游客安全转移到机场时拍摄的。

@胡鑫康

今年年初,父母受邀从千里之外来到军营参加我的授衔仪式。当我戴上少尉军衔的那一刻,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这张照片拍摄于这次难忘的授衔仪式后。

@李淑宇

1995年11月,我的父亲李光泉(左一)在参加退役仪式前,佩戴着军功章与战友合影留念,这成为父亲拍的最后一张军装照。转眼29年过去了,父亲提起当兵时参加任务的场景,脸上还是会浮现出自信与幸福的微笑。2017年9月,我毅然参军入伍,和父亲一样,穿上军装保家卫国。

@郭晓娟

这是我的儿子,今年,我带他专程去山东青岛参加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舰艇开放活动。当我们登上军舰,亲眼目睹人民海军舰艇风采时,深感自豪!我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参军入伍,报效祖国。

@伍航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2年1月。当时,我正在对结束训练的战机进行检查维护。这是机务兵的日常,全力托举战鹰高飞远航。

@娄小康

2023年7月4日,在抢险救援行动中,我背起一名腿脚不便的老人向安全地域转移,战友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瞬间。

@刘书毓

我是一名军嫂,2023年我和爱人决定领证结婚,最终我们选择在8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领证,为爱情长跑画上圆满句点。

@马小万

来到军营后,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新兵连阶段。拿到义务兵证时,我感到十分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

@侯绍宽

我是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的一名战士。这张照片拍摄于2023年11月,那时已在边防部队服役16年的我,刚刚向组织提交了延期服役的申请,在连队的“八一”雪雕前留下了这张照片。

@袁家厚

今年是我们相伴走过的第74个年头。坐在军旗前,胸前的勋章见证了我们的青春与忠诚。这一刻,我们的笑容里包含着过往的烽火岁月,也映照着对祖国未来的无限憧憬。

@赵剑晓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3年5月。当时我们一家参观了海军博物馆,在广场上,妻子拍摄了我和女儿跟“八一”军徽的合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经常对女儿说,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辈的牺牲和奉献换来的,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长大以后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纪亨亨

2024年5月21日,我们准备去登记结婚前记录下了甜蜜瞬间。从战友到恋人,从恋人到夫妻,我们既是“异地恋”又是“双军恋”。尽管我们的驻地相隔很远,但我们始终坚信“相爱可抵万难”。

@邹欣言

2024年4月23日,妈妈带我(左)到青岛参加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舰艇开放活动。登舰的那一刻,我感到很震撼,也非常自豪。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也是我8岁的生日,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当一名优秀的军人,保家卫国。

@陈昌盛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4年3月单位举行的退役仪式上。我(左一)作为礼兵,与两位即将退役的战友共同执行了迎送军旗的任务。如今他们已离开军营,但军旅记忆将永远铭记在心。

八一建军节

致敬中国军人!

(央广网·军事频道 作者:刘峻铭 王心怡 赵星全 顾兆洋 杨舒 纪亨亨 孙建行 李淑宇 姬建涛 秦钱江 王淦 曾诗茹 叶楠 瞿顶立 田志强 王凯文 邓青华 赵灏 苏森科 郭晓娟 巩旭楠 夏一博 于文旗 余永帅 高晓辉 刘书毓 余芹建 张昀 李东 柯苏玲 赵剑晓)

编辑:王子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