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退役军人》人物纪实报道,为您推出《这位退伍兵真不简单!退役15年后当上了市双拥办主任》。采制:总台军事记者杨鸿、段懿俊,特约记者吴光彦,播音:铖铖、宋波。
人物档案
朴星云,吉林延吉人,1981年出生,1997年入伍到原沈阳军区某部,成为榴炮连的一名瞄准手。服役期间,朴星云爱军习武,苦练军事技能,并随部队参加了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抗洪抢险。1999年12月,朴星云退役回到家乡,被安置到延吉市殡仪馆工作。2008年调入延吉市民政局机关从事优抚工作,2015年走上双拥办主任岗位,2019年延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继续担任双拥办主任一职。作为一名退伍兵,朴星云负责双拥工作15年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积极为广大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在退役军人安置、军人军属走访慰问和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等方面推动出台多项政策法规。2019年,延吉市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中实现“九连冠”,2023年,朴星云被评为“延边好人·最美退役军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吉林省延吉市的主干街道上,一场双拥主题的灯光秀正在精彩上演。这些年来,这座边疆民族城市在“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评选中获得“九连冠”的殊荣。谈起这一点,延吉市的领导和群众纷纷说,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延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办主任朴星云的辛勤付出。负责延吉市双拥工作15年来,朴星云积极探索双拥工作新思路、新发展,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各民族优抚对象服务。他向记者坦言,他是一名退伍兵,有着部队的经历和感受。因此,他在为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服务中更加用心用情用力。
朴星云:我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了自己。短暂的军旅生涯给我的人生升华太多了。我觉得,我最大的光荣是当过兵,现在的光荣,是我还能为退役军人服务。
朴星云的军旅照(朴星云供图)
1997年12月,朴星云参军入伍,成为原沈阳军区118师352团榴炮连的一名瞄准手。在部队,他积极迎接各项挑战,苦练军事技能,很快从地方青年转变成合格军人。1998年夏,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洪灾,朴星云随部队奔赴抗洪一线,竭尽全力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朴星云:参加抗洪的时候,洪水汹涌,水位上涨很快。我们在哈尔滨连续奋战了三四天,基本上没合眼。这次抗洪的经历把我锻炼出来了,虽然吃了很多苦,但对我后来的成长帮助很大。
1999年12月,朴星云退役回到家乡,被安置到延吉市殡仪馆工作。在这个特殊的单位,他发扬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每一项工作。2008年3月,朴星云调入市民政局机关,从事优抚和低保工作。为了更好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朴星云经常走进他们家中详细了解情况。有一次,他得知患有淋巴癌的一位服务对象申请低保,但是行动不便,就带上同事上门登记信息和办理手续,让这位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就申请到了低保待遇。
朴星云: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政策落实好,要让服务对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享受到最好的待遇。
工作初期,朴星云也曾有过心情急躁的情况,但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他在政策和工作流程上越来越熟悉,浮躁的心也慢慢沉了下来。前几年,有一些退役老兵经常上门咨询,朴星云始终以耐心细致的态度,端上一杯热茶,请他们坐下来,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确有困难又符合政策的,当面给予答复、及时处理,对于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他态度和蔼地做好解释。
朴星云:我们接待的是退役军人,我自己本身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我总觉得,应该把心沉下来,听人家唠一唠,听听他的故事、他的诉求、他的实际情况,再对症下药,细心、认真地把政策向他解释清楚。
2015年,朴星云走上吉林省延吉市优抚双拥安置办公室主任的岗位,职务的升迁,并没有使他忘记自己的退役军人身份,他一如既往倾情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做好服务。延吉市优抚对象较多,每天都会有多人前来咨询政策,为了方便接访,朴星云把办公桌放到了正对办公室门的位置。无论工作多忙碌,他都会热情接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有一位参战老兵的生活遇到困难,居住的房屋破旧,朴星云到现场核实后,协调多个政府部门,帮助老人申请到了优抚房。如今,老人把朴星云当作亲人一样,经常打电话聊天问候。
朴星云:他把我当作亲人,我就感觉,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拉近了很多。每年过年的时候,他都给我打来电话,问候一下我,我也会问问他身体怎么样。在政策方面他有什么想咨询的问题,他也会给我打电话,我感觉很欣慰。
朴星云(后排左)慰问现役军人家庭并送去慰问信(朴星云供图)
这位老兵的事例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对于朴星云来说,优抚工作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各项优抚政策,更主要的是了解优抚对象的疾苦,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全市10名重点优抚对象住进了配电梯的优抚公租房,324名优抚对象被纳入了低保。有一位姓金的老兵,20年前,服役不到两年时间就因病退役。回到家中的这些年,严重的病情和高昂的治疗费用,将他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几乎拖垮。朴星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一起研究救助解决方案。后来,安排他住进了延边荣军医院,他个人的治疗费用政府全部报销。
朴星云:在我们多方沟通协调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解决了他的问题,被安排住进了荣军医院。住院之后,他的住院费用全部报销,他的父亲也能够腾出时间外出找工作,养家糊口。
朴星云(左一)到退役军人家庭走访慰问(朴星云供图)
2019年,延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朴星云继续担任双拥办主任。站在新的起点,朴星云乘势而上,协调推动出台了《延吉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延吉市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做好安置工作的同时,他和他的同事们还通过举办技能培训、召开专场招聘会以及减免税费等措施,为退役军人、军属自主创业创造条件,使全市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满意率达到100%。同时,在退役士兵安置过程中,朴星云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通过采取留位置、保编制等办法,将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全部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朴星云:每年我们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需求后,相关单位都会拿出一定的事业岗位来安置退役军人。假如说今年回来16位退役军人,我们就会拿出20至30个岗位,让退役军人根据意愿自己去选择,我们对退役军人的暖心服务就体现在这方面。
在朴星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延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研究出台了走访慰问军人军属实施意见,明确了走访时机和内容,并且扩大走访范围,把现役军人荣获团以上嘉奖纳入喜报送达及奖金发放范畴,让更多的军人军属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双拥工作涵盖内容广、责任重,这几年,朴星云还不辞辛苦,走遍了延吉市34处烈士纪念设施,积极参与烈士纪念设施的维护工作。
朴星云(右一)到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朴星云供图)
朴星云:我们修缮了34处烈士纪念设施,还打造了全省唯一的智能管理平台。我们要确保每一个碑都有人去看,都有人去关心、去缅怀。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做烈士工作的最重要检验。
今年,延吉市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从年初以来,朴星云和他的同事们不断完善保障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相关政策,同时还精心打造了拥军街、双拥林、双拥游园等颇具特色的拥军文化场所,大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社会氛围。
美丽的布尔哈通河静静流淌,从延吉穿城而过,见证了这座边陲小城的军民鱼水深情。谈及未来的打算,朴星云说,他将永远保持一颗赤诚的初心,继续奉献在双拥工作的道路上,把党和政府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关怀,落实到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政策和举措上,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尊崇和荣光。
朴星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要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退役军人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不断创新,细心做好服务,为我市的退役军人工作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本期《中国退役军人》专栏
作者:杨鸿 段懿俊 吴光彦
责编:张建动
主编:杨 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