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宝,江苏扬州邗江人,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特级飞行员。入伍28年来,他热爱飞行事业,苦练飞行技能,坚持向战而行,累计飞行约237万公里,飞行时长近4000个小时,多次参加比武竞赛表现出色,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冬日的午后,记者在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的体能训练室见到了特级飞行员周玉宝,临近飞行最高年限的他在训练中没有丝毫松懈,甚至比年轻飞行员更加刻苦认真。训练结束后,面对记者敬佩的目光和发自内心的称赞,周玉宝笑着说,入伍快30年了,在训练中高标准、严要求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作为一名合格飞行员需要很强的体能支撑,才能随时保持应战状态,时刻准备向战而飞。
周玉宝:如果没有锻炼,我会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好,做动作的力量感都不够,整个状态和锻炼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强健的体魄,飞行生涯也不会长,不能保持一种很好的状态始终冲在一线。
体能训练中的周玉宝
从狼狈的新手“菜鸟”
到意志坚定的飞行学员
周玉宝是旅里资历最老的特级飞行员,过硬的飞行技术,让他成为许多年轻飞行员的偶像。然而,在交谈中记者才了解到,如此受大家敬重佩服的“老飞行员”,在年少时却从没想过自己要成为一名飞行员。
周玉宝:高中毕业参加考试招飞,当时对这个职业没有过多的了解,直到后面入伍之后开始训练,穿上军装,对自己将来的身份才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认真是一种态度,把应该做的事尽全力做好”,是周玉宝从学生时代就坚守的信条。1996年,周玉宝凭借优秀的高考成绩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过关斩将,“误打误撞”地进入了飞行学院。学员时期的他,训练认真、学习刻苦,理论课成绩一直名列第一。当进入飞行阶段时,周玉宝却遇到了“拦路虎”,空中训练带来的不适感,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
周玉宝:当时最大的困难对我来说就是“恶心”,下飞机之后翻江倒海地吐过。没有什么药物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意志力。
周玉宝
身处人生第一个低谷,周玉宝反复告诉自己“不认输、不放弃”。他主动找教员、找学长请教,利用休息时间加练补短板,克服身体不适,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飞……就这样,他迎难而上,咬牙坚持,苦练精飞,飞行训练成绩不断提升,两次获评优秀学员,以出色的表现完成了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的蜕变。采访中,周玉宝坦言,当飞行学员时觉得真的很辛苦,但后来才明白,这不过是个开始。
周玉宝:前两年是进行身体上的准备、理论上的准备,两年后才开始从螺旋桨飞机到喷气式飞机的训练。当真正摸到飞机的时候感觉很新奇、很神奇。虽然不确定能不能飞出来,因为在初教机和高教机过程中还会有30%的人淘汰掉,但当时我就铆着一股劲,自己一定要飞出来。那时候人生道路开始渐渐明晰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飞行员这种追求就出来了。
“亮剑飞豹”向战奋飞
辛勤带教勇争一流
2000年,周玉宝毕业后被分到一线部队,开启了艰辛、忙碌、充满挑战却也极富意义的新征程。2004年,周玉宝所在部队成为空军首家改装歼轰-7机型的单位。万事开头难,由于没有教材和训练规范,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时间紧、任务重,周玉宝就跟着老一辈飞行员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边摸索、边总结,最终仅用3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基础课目改装。周玉宝说,当年改装歼轰-7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
周玉宝:我们单位飞了几十年的强-5换成了歼轰-7,整个操作理念完全变了,航电设备很先进。以前飞强-5的时候能见度差一点,比如有轻雾时找机场很困难,但是这个飞机它有微波转入系统,能指引你找到跑道,飞起来很轻松,很坦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周玉宝
2011年,飞行技术已经炉火纯青的周玉宝被评为特级飞行员。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飞行员,周玉宝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战友们,他总结的操作口诀,至今都在旅里口口相传,如今全旅一半以上的飞行员,都经过周玉宝的亲自带教。在空军“金飞镖”突防突击比武竞赛考核中,周玉宝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勇争一流,连续两年获得比武冠军。
周玉宝:适应气象的能力、执行过任务的次数、走南闯北的经历、能不能够带教别人等,这些要求都达到了才能成为一个特级飞行员。这条路充满了困难,但走着走着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也有了更加强烈的事业心。飞一个架次要有一个架次的安全,有一个架次的质量,让每一滴航油达到它的作用,产生它的力量。
逐梦空天总是会与风险相伴。2015年,周玉宝和战友宋继伟在沙漠地带执行任务时遭遇浮沙,当时空中的能见度非常低,飞机进入跑道后,速度达到每小时300公里,如果看不清跑道,偏差过大,飞机很可能就会瞬间冲出跑道导致侧翻。年轻的飞行员宋继伟第一次遇上这种险情,心里非常紧张,但是坐在后舱的周玉宝沉着冷静,凭借丰富的经验一步一步指导着宋继伟及时调整方向,最终驾驶着飞机安全着陆。
周玉宝:他在前舱,我在后舱,着陆的方向主要是靠前舱来看,他发现这个问题就紧张,首先我要安抚他,增强他的信心。第二就是告诉他关于技术方面,比如说下滑线高一点,你从左右看,我还在后面帮着你看,我们总能把这个方向看出来。
无数次起飞降落
只为守护翼下山河
群雁高飞,离不开领头雁;战机凌空,离不开好长机。前不久,周玉宝所在部队组织夜间双机编队轰炸演练,周玉宝担任长机,并负责机组空中指挥。演练前,周玉宝带领机组的同志反复推演,力求做到每一个变换的位置,每一次转向的角度都精准无误。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机组成员在空中配合十分默契,最终精准地命中目标,顺利完成了演练。采访中,谈起这些飞行任务,周玉宝眼里有光,他说,每次圆满完成任务返航时,尤其是看到地面的万家灯火,那么安宁祥和,心里总会充满幸福,会情不自禁地微笑。
周玉宝:夜间对我们双机间的协同更困难。演练的意义在于,你把空中实施的所有的数据在地面按部就班地走一遍,到空中时你就会按照这个程序做,演练的熟练程度直接会影响到空中实施的好坏。每次执行完任务回来之后看到万家灯火,幸福感油然而生,我的存在能够让他们享受安定的生活、工作,是非常值得的。
周玉宝(中)与机组成员交流
搏击长空心向党,飞行万里不迷航。20多年来,周玉宝先后飞过5种机型,成为全旅响当当的技战术“模范标杆”,被誉为“亮剑飞豹”,每一次的新机改装,他都是第一个啃下“硬骨头”的人。周玉宝驾驶歼轰-7创下月度和年度飞行时间的最高纪录,旅里至今无人超越。周玉宝告诉记者,驾驶战鹰翱翔蓝天的岁月是他生命中最珍贵、最有意义的时光,他会继续和战友们一起向战奋飞、制胜空天,守卫好祖国的壮丽山河。
周玉宝:我们的国土防空绝对不允许外来势力的侵犯,作为飞行员来讲,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在这。战斗警铃拉响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是一往无前地往前冲,不让他们接近我们的领海线就是我们的底线,神圣不可侵犯,我们就是一堵墙,你敢靠近,你敢撞墙我是寸步不让。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鲁佳琳 朱亥锋 朱笑 杨雁翔 凌永毅 播音:徐佳慧 宋波)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