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停靠在安哥拉罗安达港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刚刚迎来自己累计航程30万海里的时刻。征尘即是荣誉,十余年来,十次“和谐使命”任务,三次以非洲为主要医疗服务对象,让超十万非洲民众获益。2010、2017、2024……从温暖的印度洋,到凉爽的大西洋,“和平方舟”环绕广袤的非洲大陆,带着和平、健康与希望,与非洲人民一同,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书写一段段美好故事。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桂心骅 摄

这美好,源自救死扶伤的仁心大爱——

在肯尼亚,面对携带艾滋病毒的患者,护理人员没有丝毫犹豫、害怕,用专业、体贴的态度为他进行抽血检验;在塞拉利昂,医护人员为一名高危产妇开展剖宫产手术,被爸爸起名叫“和平”的宝宝,在“世界和平日”当天诞生于“和平方舟”;在坦桑尼亚,被脊柱侧弯折磨超过十年的患者,经过高难度手术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中国军医的精湛医术、暖心服务一次次赢得非洲朋友的称赞与信任。

2010年10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驶抵肯尼亚。琚振华 摄

2010年10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官兵与肯尼亚当地儿童互动交流。琚振华 摄

2017年9月21日,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手术室,医护团队与塞拉利昂产妇拉玛图·芭及“和平宝宝”合影。韩英男 摄

2024年7月,骨科医生为坦桑尼青年实施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邬兴羽 摄

这美好,源自双向奔赴的珍贵情谊——

今年的“和谐使命-2024”任务中,莫桑比克老人劳拉拿着七年前中国军医给的药瓶,再次登上“和平方舟”,她说这一天自己等了七年;塞舌尔患者贝丽娜,千里迢迢从塞舌尔奔赴南非,义无反顾的追寻只为得到中国军医的帮助;华人叶六美七年前曾在“和平方舟”担当葡语翻译志愿者,今年“和平方舟”恰巧到来为她接生了“和平宝宝”……不分国度、不分肤色、不分种族,“和平方舟”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平等对待每一名登船患者,亦得到所到国政要和民众的钦佩和尊敬。

2024年8月10日,7年前曾来“和平方舟”做翻译志愿者的叶六美,以“准妈妈”的身份登船待产。入院当天,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她将丈夫送来的七夕花束分享给医护人员。刘志磊 摄

2024年8月14日,莫桑比克老人,拿着7年前中国军医给她的药瓶,再次来到“和平方舟”,向眼科医生讲述她这瓶眼药水的由来。刘志磊 摄

2024年8月22日,塞舌尔患者贝丽娜在医院船妇产科诊室就诊。刘志磊 摄

这美好,源自携手互鉴的美美与共——

在坦桑尼亚军事医学科学院,急救专家缪雪蓉的战救技能培训,让护理专业学生爱格妮思受益匪浅;在塞舌尔闹市区,医院船小乐队演奏《塞舌尔,我的国》音乐声起,当地群众纷纷驻足合唱;在马达加斯加迭戈大学,伴随一首《美丽中国》,学生们与文化联谊分队的官兵热情拥抱、跳舞欢笑;在莫桑比克、南非、安哥拉……首次随船航行的非洲军医在“和平方舟”上协助中国军医工作,为其他非洲国家患者提供帮助。

2024年7月,医院船急救专家为非洲学生讲授急救知识。娄思佳 摄

2024年8月16日,首批随船航行非洲军官马卫科、何绍向“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敬礼告别。刘志磊 摄

2024年7月6日,塞舌尔当地民众在医院船小乐队的演奏中合唱《塞舌尔,我的国》。娄思佳 摄

2024年7月27日,马达加斯加迭戈大学学生与医院船文化联谊分队官兵联欢合影。桂心骅 摄

坦赞铁路、中塞友谊大厦、卡滕贝大桥……彰显中非友谊的地标遍布广袤的非洲大地。“和平方舟”三次为非洲起航,她的和平航迹将这些地标连成一条闪耀着中非友谊之光的珠串,将和平友爱播撒在非洲大地。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与卡滕贝大桥“同框”。桂心骅 摄

(央广网·军事频道 作者:娄思佳 杨晓霖)

编辑:赵振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