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旅建立“作战信息数据库”——
充分运用数据资源赋能日常演训
■吴淮江 袁泽方
发射阵地上,防空火力网快速织就;指挥方舱内,数据信息不断变化涌现……冬日,陆军某旅一场红蓝对抗训练如火如荼展开。
对抗中,超低空飞行的“敌”机企图利用近地杂波掩护,突袭该旅防空阵地。雷达操作手余佳聪迅速从该旅“作战信息数据库”中调取信息,比对目标参数后有效排除杂波干扰,精准锁定“敌”机。
“尽管此次对抗训练难度系数较大,但官兵借助‘作战信息数据库’及时获取相关作战数据,有效展开情况处置,圆满完成训练任务。”该旅领导介绍,近年来,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他们注重借助不同环境常态开展陆空对抗训练,同步采集各类作战数据,不断充实完善空情数据库,为官兵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支撑。
数据库的建立源于一次对抗训练失利。当时,由于强电磁干扰,该旅不同雷达站对“敌”目标识别判断意见不一致,经过多次比对验证后才确认目标,导致贻误战机。他们事后复盘总结发现,由于缺少足够数据支撑,加上各雷达站的装备型号、阵地位置和担负任务不尽相同,雷达操作手搜索空情、验证目标往往是凭经验、靠直觉,很容易出现偏差。
“未来防空作战往往‘发现即摧毁’,用好作战数据资源有助快速判断局势、精准决策指挥。”该旅领导从那次失利中深刻认识到,作战数据承载着筹划、决策、控制等方面大量信息,影响作战进程、打击方式甚至整个作战的成败。日常训练必须强化官兵数据赋能意识,逐步建立完善作战数据收集、分析、运用机制,不断提升运用数据资源服务练兵备战能力水平,以作战数据的优化配置带动其他要素同步优化,从而在未来战场上多一分胜算。
为此,他们探索建立“作战信息数据库”,遴选各专业骨干组建数据采集小组,在统一数据采集方式、要素和标准的基础上,区分日常模拟仿真训练、陆空红蓝对抗训练和实弹射击训练等,实时采集一手数据。同时,结合演训实践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数据采集小组采集到相关数据后及时进行整理验证,并上传至“作战信息数据库”,做到边采集、边完善、边更新。
“‘作战信息数据库’已集纳了采集自近百场演训任务中的大量空情数据。”据该旅一名干部介绍,数据采集小组成员不仅要更新自身专业领域的复杂空情信息,梳理归纳各类电磁干扰源的频谱特点和应对手段,还要对同类数据逐项比对、更新整合,确保数据入库及时准确、参考性强。同时,他们还运用这一数据库针对目标类别、判别手段等展开研究,不断改进升级战法训法。
用数据训练,用数据打仗。随着数据库的储备信息日趋完善,该旅官兵数据分析与使用能力也不断增强。在前不久的一次防空训练中,面对突然出现的不明空情,官兵迅速检索数据库,及时捕获隐匿于“迷雾”中的真实目标。获取空情信息后,火力分队针对目标特点采取有效打击手段,精准击落“敌机”。
短评
向数据要战斗力
■简立夫
《孙子兵法》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数据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越发关键。一组数据,很可能会影响一项战略决策,乃至一场战争的胜败、一支部队的安危。熟练驾驭数据、深挖数据效能,向数据要战斗力,成为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
充足的数据信息储备是“庙算”之基。当下,全军各部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运用数据能力水涨船高,但是分析应用关键数据,用数据为战斗力赋能的水平仍有待提升。如何尽快提高官兵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打仗的素养,真正让数据在未来战场上释放出应有效能,是摆在各部队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陆军某旅建立“作战信息数据库”,验证了数据资源对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积极作用。军事数据要适应实战需求,必须常态化更新、常态化校准,确保数据及时准确、有针对性。部队各级应持续培养官兵的数据“敏感度”,善用信息资源解决实战难题,努力掌握住解锁制胜之门的钥匙。
关注精彩内容